核能供暖技术:让冬天供暖季蓝天白云指日可待
日期:2019-9-3

        针对北方清洁供暖再出大招。   近年来,随着环保任务的日益繁重,核电厂承担起了“绿色发电”的重任。与传统火力相比,核能功率高且不产生污染气体。据计算,1千克铀-235(核燃料主要构成元素)全部裂变时产生的原子能相当于2700吨煤完全燃烧时释放出的能量!
    就像环环在微博中提到的:“亲民,是它最大的特点;供暖,是它最想为人民做的事”。有了它,北方供暖季的蓝天白云,指日可待!
        核电之缘起—走进核电的“粮仓”
       核电到底是怎么来的?为了寻找答案,环环首先来到了位于包头的中核北方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(又称二0二厂)。这是一座集研发与生产为一体的现代化工厂,始创于1958年,是我国第一个核燃料元件厂,也是当前核燃料元件品种最多、技术路线最全的一座核燃料元件厂。
         通俗来说,核燃料元件之于核电厂,就好比煤炭之于火电厂;核燃料元件厂,就好比核电厂的一座“粮仓”。在这里,就研发、生产、并贮存着多家核电站的“食粮”。
          九层之台,起于累土。在中核北方展览馆,上世纪60年代建厂以来二0二厂实现创新发展的艰苦历程以及员工团队贯彻始终的核工业精神,给环环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。环环先后参观了重水堆核燃料元件厂、压水堆核燃料元件厂、AP1000核燃料元件厂及高温气冷堆核燃料元件厂。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中核北方高温气冷堆核燃料元件生产线,该条生产线是以清华大学球形核燃料元件制造作为依托,是我国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、全球第一条具有第四代核技术特征的工业化规模燃料元件生产线。

  “这里有国际上最先进的核心技术”,高温气冷堆元件厂党总支书记宋君武在介绍球形燃料时表示,“在二氧化铀核芯外面有4层包覆材料,确保不会发生泄漏事故。高温气冷堆球形元件具有安全性好、效率高、高温供热等技术优势。”
  高温气冷堆核燃料元件生产线的建成投产,标志着我国实现从“拿来主义”到“引领世界”的质的飞跃。
       参观完了“粮仓”,又来到了位于江苏连云港的中核集团江苏核电田湾核电站。该核电站坐落于连云港港旁,靠山望海,风景宜人,15分钟车程以外就是著名的旅游景区。这座核电站规划建设8台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机组,是中俄两国政府加深政治互信、发展经济贸易、加强国际战略协作、共同推动中俄核能合作的标志性工程。但它最大的特点,还是落在人们最关心的问题上—安全。

    田湾核电站是国内首个采用双层安全壳的核电站。双层安全壳为周围环境提供了双保险,且内安全壳采用后张预应力钢缆系统,大大提高安全壳的承压能力;外壳能够抵御地震、龙卷风和小型飞机等外力的撞击。它还是国际上首次设置了堆芯熔融物捕集器的核电站,捕集器主要功能是在严重事故下收集并冷却堆芯熔融物。此外,环环还领略了我国核电站首次引进的全数字化仪控系统,该系统相当于整个核电站的“中枢神经”,为核电站安全、可靠、高效地运行发挥重要作用。